年的时候鸡鸭鱼肉齐齐上阵,大人赶着下桌打麻将,小孩赶着吃完去放鞭炮。我一直觉得除夕的果盘对我诱惑更大些,所以那天对上桌子的菜一直不怎么留心。而且一直跟我家大人抱怨他们做的年夜饭做的腌肉太多,简直敷衍了事。其实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做过,不知道里边其实工序繁多。

我外婆这道烧什锦,每年桌上必有,有了它这个年就过了,没有它这个年就没味道。我们家是每年轮着不同的家主席。最早是外婆掌勺,后来她手艺回潮了,变成当大姐的我姨妈做,像模像样。后来我大舅成家,外婆又把这套做法传给我舅妈,变成舅妈掌勺。我舅妈倒是得了我外婆凉拌鸡的真传,但烧什锦的业务不太熟练。我妈习惯性犯懒,可以躺着绝不坐起来,所以她一般是把海鲜类“贵的但是可以直接白水煮”的菜包圆了,然后去旁边坐着使唤她弟弟。我小舅是个锯嘴葫芦,没成家,所以沦为跑腿买酱油和带凉菜的。所以现在无论是哪家管年夜饭,技术总监是大姨,故而经常都是她提前一天就来帮忙做大菜。这周我本来想发信息问我大姨或者舅妈,结果大姨跟我说去下载“x厨房”app自己学。须知道本家的烧什锦是不炒糖色的,所以我大姨肯定是懒得打字搭理我。后来还是给我妈打电话的时候得到方子,搞半天我妈其实早就知道,但是就是不想自己动手。

其实烧什锦不用什么特别的调料,主要靠肉味提鲜。上周炸了酥肉和肉丸子,这周去中国超市买了鱿鱼切花刀,另备了白萝卜、红萝卜、莴笋,缺了心、舌,只买到毛肚,这个问题倒是不大,因为我家烧什锦本来也不是回回都配菜齐全,不过我们家这道菜的一个特点是要放午餐肉。我秉着考据的思路地推敲了下,觉得可能最早我外婆跟人学这道菜的时候,人跟她说的是要放“火腿”,可以提汤味,但那个年代毕竟火腿还是贵重物,所以不识字的外婆擅自改成了“火腿肠”,然后渐渐改良成午餐肉,切成跟红白萝卜莴笋相近的细长条,和各种肉类一并入鸡汤里烧到收汁,汤汁呈奶油白色,浓而不腻。午餐肉最后吸收各种肉类的鲜味,抿一下就化在口中,是这个菜的精华。我小时候和弟弟只会在这个菜里捞午餐肉吃。

我妈电话里说:“鸡汤太麻烦了,你直接放鸡精吧。丸子也不要炸了,就酥肉、午餐肉、胡萝卜、鱿鱼就好了……鱿鱼买不到也算了。”不愧是我妈。我没听她的,然后周末总算出锅了,每周有点这个盼头其实还挺有意思的。

以前觉得这道菜一股子肉味,似汤又过稠,似菜又味道寡淡,被同桌其余麻辣味的菜抢了风头。这次做了个独菜,每一样都捡来尝了尝。有绵软弹牙的、有酥软的、有炸物焦香的、有海鲜鲜甜的、有蔬菜清香的,而且因为工序复杂,毛肚和鱿鱼的腥气早被化解,诸味调和,又各留本色。我家里人每次聚在一起除了打麻将就是坐没坐相地歪在沙发上,翘腿瞎扯、抽烟神吹、家长里短,闹哄哄的,但是无论是我舅妈还是我弟弟的新媳妇,从第一次来我家的时候起就没有局促过。大概这个才是“团圆”的意思吧。

我妈看我发的图,连环问我:好吃吗?切的花刀还挺漂亮的?好吃吗?那边买得到千层肚?好吃吗?

我姨妈评论:汤烧干了,是不是用的“x厨房”?

不是,汤没有烧干,但是拍照汤面太高就看不齐菜色了。


avatar

2019年12月15日